回到主页

农村垃圾分类正在进行时

科普小助手 一起分类

· 环保科普
Section image

往期,科普小助手主要向大家科普了有关城市垃圾分类的信息,今天小助手将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垃圾分类,农村方面有哪些政策及应对方法。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米,位于世界第三。但由于我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加上西北等地区土地难以种植作物,我国的耕地面积确实相对缺乏。加上曾经大力发展重工业、污水随意排放、垃圾随意堆放等,导致严重的土地污染,我国的农耕土地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为此,国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村垃圾分类。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中提出:到2020年,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前一年达到100%。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128号)中提出:推行农业绿色生产,促进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 到2020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提出: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切实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强化地方各级政府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到202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提高化肥利用率,到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达到40%以上;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善养殖场通风环境,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减少氨挥发排放。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8〕5号)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人居环境质量较大提升,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 其中特别提出了重点任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 2018年9月,生态环境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通知》 2019年初,住建部发布了国家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 2019年8月1日,农业农村部正式颁布《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NY/T 3499-2019)》(以下简称《导则》)。《导则》规定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的基本原则、目标、范围、流程、总体技术性要求及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实施方案的编制提纲与要点,对于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科学规范指导我国耕地污染治理修复工作有重要意义。

地方上,也在积极响应:

2019年7月湘潭市住建局印发了《湘潭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意见》,对垃圾的分类方法、投放、管理、收运要求等进行了明确。

湘潭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湘潭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采取“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的运行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实施分类处理,能够实现源头减量、资源回收、降低垃圾转运成本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2018年长沙拉开了为期三年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序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正是其中的重点之一。根据推进计划,到2020年,长沙将建成全域统筹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回收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100%,减量率60%以上,农村低值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兜底回收。

在宁乡市,“交一点、卖一点、沤一点、填一点”成为推广农村垃圾分类的顺口溜,这也正是宁乡分类的“秘诀”所在,即低价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交给垃圾分拣站,易拉罐等高价值回收物卖给回收公司,菜叶、剩饭剩菜等易腐垃圾用于沤肥,用灰土进行填埋。

对于农村餐厨垃圾,当前,长沙县已启动农村餐厨垃圾统一收集处理,收集范围已覆盖全县农村集镇餐饮门店、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和大型农庄。

在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的“攻坚战”中,「一起分类」协助长沙县政府开展探索工作,目前已小有成就。

春华镇九木村为例,村民在家中进行初步分类后,保洁员上门进行精细二次分类指导和收集,并转运到春华镇九木村垃圾分拣中心,将二次分类的垃圾分类堆放,以方便后续处理。

相关数据显示,长沙县全县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村比例达到88.4%。九木村在开展二次分类后,垃圾在原本已减量80%的基础上,再次减量90%,出村垃圾减量达98%,同时,一些原本低价值的一次性塑料杯、塑料餐盒、烟盒等垃圾也依托热解技术,变为油、炭等高价值资源。